跳至主要內容

有这几种修行人的表现,就是入魔了!

 无障碍

有这几种修行人的表现,就是入魔了!

有这几种修行人的表现,就是入魔了!

有的人修道后,像黑社会老大,动不动就威胁你,你这样做会下地狱,你那样做会有报应。你吃块肉,他横眉冷对。你无意中说了一句不好的话,他怒目圆瞪,教训你半天。如果你不听他的,他郑重地宣布,你会不得好死。要么就用自己都听不懂的咒语去诅咒别人,神仙永远给人力量,给人安宁。这种动不动就吓唬别人的,不是仙,是魔。


有的人修行后,像得了焦虑症,在家搞卫生,不小心打死一只蟑螂,她难受好几天,因为杀生了,可能会下地狱,又因为那只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辈子的父母,否则,它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他家里。


有的人修行后,变成了超级好人,看到别人有困难,立即兴奋起来,冲上去要帮忙,也不考虑别人需不需要他的帮忙,也不考虑自己这样帮忙会不会扰乱别人的生活,反正他是一定要帮,一定要关心。因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好人,很有能量,能够帮到别人,其实别人不需要他的帮助,只是是他需要别人的困难,别人有困难了,才能有机会展示他的功力。


看到别人哭,他才有机会感叹自己生活的美好。当然最重要的是,在帮助别人的时候,他认为可以为自己积点德。大多数人生活如果出了问题,当务之急是要让自己静下来,静下来,问题轻易就解决了。如果你想帮助别人,更应该静下来。你的平静安宁,可以让对方觉得安全,觉得生活依然如故。可是有些修行人,他看到你有问题,他急啊,像一只猴子一样在你旁边上窜下跳,一会儿提醒你要这样,一会儿又提醒你要那样,一会儿又说你这多严重,甚至还会说有什么鬼神,扰得你不得安宁。这种关心,如同咒诅。


有的人修行后,喜欢放生,认为帮助了那些小生命。曾经亲眼目睹一件事,许多信徒去海边放生,放下去一会儿,白花花死一大片,因为他们放的许多是淡水鱼龟,根本不适合在海水里生活。有一个人花几千元钱从南海打捞一只乌龟,然后放生到北海,放完后,心里特高兴,认为做了一大好事。我想如果那只乌龟会说话,它可能会说:「我在南海一家团聚,过着快乐的生活,你硬是把我弄到北海,让我妻离子散。」当然,这只乌龟也有可能会很高兴,因为免费旅游了,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。现在放生,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一条产业链,这边刚放下去,那些鱼啊龟啊,还昏乎乎的,那边就被人打捞上去,下了锅,或者重新卖给另外一些准备放生的人。


有的人修行后,喜欢讲放下,这个也放下了,那个也放下了,不去赚钱,不去工作,不去交友,不入世,天天窝在家里,天天说放下。长此以往,迟早有一天,身边的人都会远离他,把他也给放下。这种放下,分明是逃避。就像有些人说自己洁身自爱,其实是没有能力互动,没有能力得到友爱,为了安慰自己,也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同,只好说自己洁身自爱。毕竟活在这个俗世里,所以还是要工作和学习的的。


有的人修行后,遇到问题,立即给祖师爷上昂贵的供品,上昂贵的香,以为越贵,祖师就越会保佑他。这分明是在贿赂祖师,把祖师爷当成了小人,以为祖师拿人东西,手就短了。


许多修行的人,其实是在用他的行为举止谤诽神仙。


上香、放生都是好事,只是别太过了,别太执了。太执着修行,太执着增加功德,本身就是有问题。


有时想一想,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?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?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?为了将来做个神仙?还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和勇气好好地生活?


当然也有很多人修得非常好,跟他呆在一起,非常舒服,非常安宁,感觉有一股安宁的能量,流入你的身体里,有一种破迷开悟的智慧光芒把你的生活照亮。


神仙只能给我们解脱痛苦的方法,神仙不是超人,神仙不可能亲自度我们,只有我们自己按祖师的教诲去做才能度自己。度自己,深入自己的内心,用智慧化解内心种种负面情绪。


神仙自性做,莫向身外求。你就是你自己的本心,神仙就是我们的先天本性。


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,正义会传染,邪恶也是如此,为现在的别人做善事也是为了将来的自己。传递温暖,拒绝冷漠!

编辑于 2022-03-03 22:38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《道德经》中有八个顶级的思维很重要 只要读懂了,你的人生道路就会变得开阔明朗

  老白(坚持每日分享 ) @laobaishare 《道德经》中有八个顶级的思维很重要 只要读懂了,你的人生道路就会变得开阔明朗 对立统一的思维 原文 祸兮,福之所倚,福兮,祸之所伏。 译文 灾祸啊,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;幸福啊,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。 理解 一切都不是绝对的。好事可以变成坏事,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。万事万物对立统一,相互转化。这也暗示我们,顺境谦逊,戒骄戒躁;逆境刻苦,勤奋努力。 不争的思维 原文 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 译文 正因为不与人争,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。 理解 一个人一旦不争,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了。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一个人不在乎得失,内心也就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。自然立于不败之地。但这带来的并非是消极影响。一个人正是因为不在乎得失,能忍、能隐、能退、能柔。反而可以不必出风头,不必分心,专心把事情本身做好,反而可以做出一番成绩。这才是现代人“不争是争”的理解。 逆向的思维 原文 大道废,有仁义,智慧出,有大伪,六亲不和,有孝慈,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,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;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,伪诈才盛行一时;家庭出现了纠纷,才能显示出孝与慈;国家陷于混乱,才能见出忠臣。所以,失去了“道”而后才有“德”,失去了“德”而后才有“仁”,失去了“仁”而后才有“义”,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。 理解 一个社会越是标榜忠义、礼仪,越是说明社会崩坏。凡是不能只看表面。有时候,逆向思维往往更容易接近事情的本质和真相。 利他的思维 原文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 译文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。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以最接近于“道”。 理解 水能滋润万物,却从不居功,一直处在低处。得道的人愿意分享利益,处处为他人着想,践行利他精神。儒家说,仁者无敌。只有利他的人,才会有精神上的大格局,有灵魂上的高度。 战胜自己的思维 原文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 译文 能了解、认识别人叫做智慧,能认识、了解自己才算聪明。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,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。 理解 相对于别人,我们更难了解自己。相对于战胜别人,我们更要战胜自己。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凡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,找

清净,字面意思为干净、纯净,是佛教、道教用语,

  清净 [ 编辑 ] 1种语言 条目 讨论 简体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工具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需要 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 参与及协助编辑。   ( 2010年6月16日 ) 请 邀请 适合的人士 改善本条目 。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 讨论页 。 此条目 没有列出任何 参考或来源 。   ( 2010年6月16日 )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 可供查证 。请协助补充 可靠来源 以 改善这篇条目 。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。 清净 ,字面意思为干净、纯净,是佛教、道教用语,也是中文数词。 佛教 展开 基本教义 展开 修行成就/果位 展开 人物 展开 宗派 、国家和地区 展开 历史 展开 经籍 举要 展开 圣地 展开 相关主题 佛教大纲     佛教主题   佛教专题 查 论 编 道教 展开  教义和要素 展开  人物 展开  神仙 展开  宗派 展开  典籍 展开  洞天福地 展开  其他 道教主题 查 论 编 宗教用语 [ 编辑 ] 佛教 [ 编辑 ] 清净( 梵语 : Suddhi 、 巴利语 : Suddhi ),是 佛教 中所教导的一种内心状态,为无 欲乐 无求,专心专一的内心状态。常被当成 涅槃 的同义词。 词源 [ 编辑 ] 在巴利文与梵文中, Suddi 的字根来自sudha,意为 太阳 或 甘露 ,引申为纯洁、洁净之意。由这个单字衍生出 parisuddi 与 visuddi 等字,意义大致相同。 道教 [ 编辑 ] 道家经典《 道德经 》很早就有“清静无为”语,“清静”也作“清净”,后成为道教的常用语,如《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》等。 中文数字 [ 编辑 ] 在 中文数字 中,清净可以用来称呼一个数字,即10 -21 ,这个字平时很少使用,一般使用 国际单位制词头 仄普托 。 [来源请求]